- A+
记者 屈运栩 吴红毓然 刘晓景 王晓庆
“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是天上的神仙。神仙在看人间打仗,而我跟滴滴、快的这些兄弟们就是打仗的凡人。”提起今年互联网行业四起大型并购,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如是比喻。
2015年的互联网行业,上半年“泡沫说”火热,下半年“寒冬论”突至,贯穿全年的则是小巨头“相杀变相爱”的“合并潮”。年初,滴滴和快的闪电合并令市场哗然。这只是多米诺骨牌倒下的第一张。紧接着,58同城和赶集网,美团和大众点评,携程和去哪儿,这些过去多年拼死对战的公司相继合并,新合并的四家公司迅速变身“四小巨头”。
包凡深度参与了滴滴快的、58赶集以及美团大众等三桩合并案,被称为今年互联网行业并购的最大“媒人”。他认为,每一个并购案背后都有BAT无形的手,很大程度上是它们在推动行业局势的演变。但是,这些并购案也体现了资本的强大逻辑:“资本投到一定时候肯定要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实现利益最大化肯定需要整合,从而形成市场里的某一种垄断。”
无论BAT、小巨头还是背后的资本,历经百战之后都得出结论:互联网2C(面向消费者)实现盈利的基础前提就是赢家通吃。为了做长久的大赢家,BAT正抓紧巩固各自生态圈。过去几年,三大公司之间的卡位竞争早已公开化,但那些收购兼并相比2015年来说只是“前菜”。出行、分类信息、本地生活、OTA(在线旅行)四大细分行业排名一二的对手,最终在2015年产生巨量的化学反应,两两合并,坐实行业老大,其意义不仅关乎行业格局的重塑,更大的作用是促使BAT三大生态圈走向了更高层级的闭环与成熟。
移动互联网时代,BAT都说要做“连接”,内在逻辑却大不相同,三寡头错势定位的竞争生态基本成型:百度自喻“冰山”,海面上是手机百度和百度地图两大入口,中部是核心业务搜索,海底则是O2O(线上线下连接)的3600行;腾讯要做“亚马逊森林”,森林中央是腾讯自己的线上内容,以微信和手Q两大社交平台输血投资领地,最终实现连接一切“树木”;阿里要做商业社会的“水电煤”,打通云和端,控制各条战线,最终落地金融支付和数据变现,形成闭环的移动电商生态体系。
“四小巨头”的相继诞生,令背后BAT网罗天下的棋局进一步浮出水面,关于BAT是否形成更强垄断格局的争论越来越热。“大家都逃不脱BAT的势力,无论这三家在具体案例里是推动、阻碍还是中立。”和包凡一起参与三大并购案的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王力行对财新记者说,“创业者对BAT感情复杂,一方面希望获得它们的资源支持,不要和它们为敌,但另一边也不希望被控制得太多。”
互联网企业“野蛮生长”,巨头之间横向兼并,市场边界越来越难以清晰界定,市场主体的市场份额、市场支配力、对竞争的约束等越来越难以度量,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市场监管难题。
王力行认为,“(四小巨头)创业者看到了一点,如果合并后仍是一个依附于BAT的前景,他们就不会做这些交易。”他认为,“四小巨头”未来可能成长到类似京东的体量,反而更有能力挑战BAT超级平台。
就算小巨头有能力不对BAT俯首贴耳,但资本纽带仍注定它们在BAT的大网之中。少数仍独立于BAT之外的“小巨人”,看着市场格局风云变幻,心情复杂又必须足够坚强,它们应该如何独立开创未来?
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今年11月的财新峰会上表示,BAT目前的态势和多年前三大门户称雄时类似,让创业者感觉已经没有机会。但是,BAT本身就是从门户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未来历史也将会重演。雷军指出,未来十年仍是创业的黄金期,创业者仍有大把的机会,其中企业级和农村市场是两大方向。
最终,金融领域是BAT三家手中亿级账户变现的决胜之地。这一领域挑战的不仅是它们的金融业务能力,政府关系层面的牌照能力,更是本质上改变基因工程的能力。过去多年,BAT在消费互联网领域拼杀出的“狼性”,要如何装入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金融逻辑之中?近年来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正逐步被规范整顿,束于章法。从这一点,可见BAT看似垄断的布局之中,或有巨大的漏洞和空间。
——编者
携程去哪儿:百度扳回一城
“百度明显活过来了。”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王力行对财新记者说。近年与阿里巴巴、腾讯体量差距渐大的百度,经携程去哪儿合并一役占住OTA(在线旅游),总算扳回一局。
“携程去哪儿的收购案是Tony到百度后交出的一份不错答卷,最终他和Robin(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坐进了携程的董事会。”一位中资投行负责人对财新记者称。Tony中文名叶卓东,今年9月9日,这位有13年投行从业经历的前高盛董事总经理低调履新百度副总裁、投资并购部总经理。加盟百度前,叶卓东曾参与大量IPO和并购案,包括香港历史上最大合并案长江集团与和记黄埔的合并。
叶卓东到岗百度一月,即成为携程和去哪儿换股合并的操盘手。10月26日,两家上市公司突然宣布换股,百度获携程25%总投票权,而携程拿下去哪儿45%总投票权,两家合并后市值达到122亿美元,坐实OTA行业第一把交椅。
“百度通过去哪儿和携程换股的方式,在OTA这个重要的服务垂直领域牢牢占据了领先优势,也能腾出更多精力和资源去整合其他重要的互联网服务,例如互联网金融、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百度品牌沟通部高级总监徐继业对财新记者表示,这起合并对百度“连接人和服务”的发展目标具有战略意义。
BAT战略布局OTA市场,开始于五年前。2011年5月,腾讯宣布以约8440万美元投资酒店业务见长的OTA网站艺龙约16%股份;紧接着的6月,百度迅速下手去哪儿,叶卓东的前任汤和松操刀,以3.06亿美元控股去哪儿,这是当时百度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战略投资;阿里尽管从2010年开始涉足在线旅游业,但电商平台模式不温不火,直到2014年10月转型推出独立品牌“去啊”,事实上是开始加码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线下服务生态。而携程自1999年创始、2003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以来,一直是OTA领域的老大。
去哪儿2005年成立,创始人庄辰超以平台模式切入,在机票和酒店两个阵地和携程大打价格战。百度控股去哪儿之后,为后者打开了免费的流量入口,而在PC时代,百度流量对任何创业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线上成本支出。2015年,去哪儿一度在机票市场份额上超越携程。
汤和松时期的百度投资,体现出强烈的买断控股风格,无论是控股去哪儿、爱奇艺,还是2013年并购91无线、PPS和糯米。2014年8月,随着汤和松退休离职,百度的投资风格开始转变。李彦宏在多个场合对资本市场和创业公司表态称:百度的投资不谋求控股,而是要建立“连接人和服务”的移动端新生态,因而O2O成为百度布局的战略方向。
由此,百度控制的各条业务线公司都需要重新定位。去哪儿的位置变得尴尬,一方面,在百度O2O业务里,去哪儿仍是最大的GMV(交易总额)贡献者。根据百度三季度财报,去哪儿、糯米和外卖三大业务的GMV总计602亿元;而根据去哪儿同期财报计算,其GMV可能高达500亿元。
但另一方面,去哪儿消耗大量资本硬拼携程,造成巨幅亏损。在竞争最白热化的2014年三季度,去哪儿营收5.01亿元,同比增107.8%,但净亏损5.7亿元,同比增1060%,这意味着其以10倍亏损换取1倍业务增长。
去哪儿事实上已是百度的“烫手山芋”。携程创始人梁建章曾对财新记者坦承,在携程去哪儿最终合并前,各方多次接触:“几方都有意愿,当然几方可能注重的条件不一样,有的注重价格,有的注重公司的发展方向,但那是另外一回事,建立股权关系的意愿几方一直都有。”
接近该合并交易的市场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携程5月出手增持艺龙,一度打乱了和去哪儿谈判的节奏。当时携程以4亿美元获得艺龙37.6%的股权后,还给去哪儿发去了收购要约,称将购买其所有流通股份,但一向自负的庄辰超拒绝了提议。
“在线旅游行业烧钱越来越烈。”梁建章坦言,“携程本身已实现盈利并有自然增长,若不是投入太大,携程的利润还会好很多。而其他一些公司也在烧,从利润上就可以看出来亏损很大。”
今年国庆期间,美团和大众点评的闪电合并,成为压垮携程、去哪儿和百度三方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上述接近交易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美团把酒店业务独立为事业群,已经杀入去哪儿和携程的领地。百度看到,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打消了资本市场对它们烧钱的顾虑,新一轮融资和整体估值均创新高,而腾讯通过资本助推新美大诞生,将O2O战场上的重要阵地纳入生态体系。
百度亟须稳住盘面,再也不能由着庄辰超“任性”。三家重新坐上了谈判桌,和其他双巨头合并不同,叶卓东代表百度取代了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成为主导交易的一方。上述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整个谈判基本上就是百度和梁建章在谈价格、交易结构等核心内容。
本次并购携程方面的财务顾问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顾宏地告诉财新记者,交易的架构是国际上成熟的换股并购模式,而携程方面也给了百度、去哪儿各方可接受的溢价。
顾宏地认为,大量融资导致互联网公司强烈竞争,而恶性竞争事实上不可持续,不管从资本、管理层还是投资者的角度,行业整合都成为最符合逻辑的行为。“最难的是第一单,滴滴和快的第一单合并的示范效应非常显著。”
目前,携程去哪儿合并交易尚未完全结束,李彦宏和叶卓东已进入携程董事会。财新记者多方获悉,庄辰超团队将在此次交易完成后套现离场。
百度急补移动端
“对百度和叶卓东来说,这个案子(携程去哪儿合并)开了一个好头,引入了一个新的变量。”前述中资投行负责人对财新记者称。
他认为,百度创始团队几乎清一色技术出身,在PC时代重运营的交易类业务上并无太多建树。此外,百度的决策机制一直是“多数人提议,委员会讨论,李彦宏拍板”,而李彦宏一直缺少像刘炽平(腾讯集团总裁)、蔡崇信(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这样在投资领域和资本市场都能撑起一片天的帮手。
叶卓东的加入被外界视为一个可能的变量,此时百度向移动转型,以投资带生态的逻辑刚刚理清。
2013年,百度以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收购价格之高令市场瞠目。徐继业却告诉财新记者,收购91对百度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现在大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价格只是技术层面的讨论,分歧只是几亿美元的问题,而战略层面百度拿下91,从搜索端和应用商店端一体化满足用户获取应用分发的需求,这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问题。”
李彦宏在2015年9月的百度世界论坛上向外界宣称,百度不仅要连接人和信息,也要连接人和服务,而连接人和服务需要一个庞大的系统,这类似于一座冰山,人们看到手机百度、百度地图、糯米等百度入口级产品和应用,但这只是冰山上露出海面的部分,水面下最底层的是百度连接3600行的服务接入,中间需要通过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技术将各种服务进行标签化的处理,以便人们在需求产生时,能根据任何一个场景化的输入来进行对接。
“从长远来看,大数据技术和语音、图像等交互技术将在连接人和服务的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徐继业认为,上一轮PC互联网兴起时,门户网站完成了新闻等信息的线上化,而百度通过搜索将人和信息对接,从当时三大门户的垄断中杀出。但在移动时代,新一轮的线上化从信息转移到了服务,而服务信息因为App的固有特性,被封闭在一个个独立的“烟囱”里。
不打破“烟囱”,缺失底层服务信息,中层的搜索就成无源之水,服务也不可能被自由地检索和对接,百度最大的焦虑正源于此。
底层服务线上化成为百度转型的方向,冰山底层的3600行变得空前重要。
今年11月中旬,百度召开投资人会议,被投企业和资本市场重量级人物悉数到场。在会上,叶卓东举出几个数据来证明百度投资逻辑的转变:“目前百度已经投资了100多个项目,从投资阶段来看,有超过60%是属于早期项目。”
然而,财新记者获得的一份百度投资名单显示,叶卓东到百度后出手的项目均偏向中后期,快速卡位行业布局生态的意图明显。仅9月、10月,百度就参与了5家互联网公司融资,花掉了超过6亿美元,包括:参与美国云安全服务公司CloudFlareD轮融资,投资1.1亿美元;医疗行业趣医网B轮融资,投资4000万美元;跨境电商蜜芽宝贝D轮融资,投1.5亿美元;Uber中国融资,投资过亿美元;以及中粮旗下生鲜电商我买网C轮融资,投资超过2亿美元。
“只要投得对,不怕投得贵。”百度战略部一名员工如此总结。和收购91时一样,百度近期投资的标的和价格均引发市场质疑。一家和百度共同投资过国内文化产业的投资人告诉财新记者,蜜芽宝贝本轮融资估值近10亿美元,正是因为百度不计成本的投入抬高了估值;而中粮我买网在市场看来亦不算上好的标的,“我买网开局很好,背靠中粮有很强的采购资源,但国企的问题在于机制,即便我买网出来独立融资,其团队干不好还能回国企,只要有这种心态就很难在互联网行业杀出来。”这位投资人说。
按照百度的计划,冰山底层的3600行又分为头部、中部和尾部。“头”是百度外卖、糯米和携程去哪儿三类高频应用,百度控股;“中”则是Uber、e袋洗、蜜芽宝贝这类应用频次相对较低的O2O公司,百度投资持股,但不谋求控制;“尾”则是百度已经推出了一年多的“直达号”商家。近阶段百度的主要发力点在中部。
徐继业表示,在连接3600行的过程中,百度的基本原则是:能合作的合作,可以投资的投资,买都买不到的,投入再大的资源也要自我构建。
百度“投资不控股”的策略,已经在收购的项目上开始推行。7月,在二季度财报分析师会上,李彦宏宣布了这项名为“航母”的计划,即将内部项目对外部投资者开放融资,并拆分独立发展,首批项目为百度外卖、91桌面、作业本。其中,百度外卖已完成2.5亿美元融资。而曾经收购的千千静听,也剥离出公司和线下音乐公司太合组建新公司独立融资。据财新记者了解,百度高层甚至讨论过将百度贴吧、爱奇艺等资产拿出融资。
“百度过去的内部执行力有问题,现在感觉动起来了。”一位市场人士指出。2013年,百度欲通过“直达号”招揽商家自建服务页面,但首批入驻的一家国内大型连锁餐饮集团线上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百度内部未能打通“直达号”和百度地图:“我们做了‘直达号’,接不进地图,和地图团队去谈,他们说你直接接我们吧。”
百度花费了一年多时间来解决“打通内部”的问题,但入口之争仍存——冰山海面上的三大入口手机百度、百度地图和糯米,到底谁更重要?百度至今没有想清楚。
新美大:腾讯10亿能否收服王兴?
大众点评一位早期投资人在今年9月底被告知“请做好准备”,但准备什么并未言明。这位富有经验的投资人大体猜到了:期盼近一年的大并购可能近了。
10月6日,一直以来血拼的美团、大众点评宣布合并变成新美大,整个谈判、决策过程仅两三周。“这轮新美大合并是腾讯推动,合并后的融资腾讯领投10亿美元。”一位接近交易的国有机构投资人告诉财新记者,“这样的做法,可能预示着腾讯未来对投资公司的控制要进一步加强。”
上述大众点评早期投资人告诉财新记者,早在今年初大众点评开始融资时,投资人就曾询问过两家合并的可能性,“但最后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美团和大众点评与之前合并的滴滴快的、58赶集不同,两家并没有明显的强弱势,合并需要解决未来发展路径和创始人去留问题。”
58同城和赶集,一个已经上市,另一个愿意通过合并谋求退出;而滴滴和快的的业务模式高度重合,拼杀至后期两败俱伤,落于下风的快的创始人陈伟星萌生退意。
然而,张涛做大众点评12年,绝不愿轻易退出;王兴的个性更是强势执着、不甘附庸。在一位大型保险公司负责投资的高管看来,王兴有马化腾、马云一般的商业领袖潜质,只可惜晚生十年错过了互联网的开蒙期。因而,双方创始人的安置是美大合并最大的障碍。
华兴资本是大众点评上一轮融资以及本次合并的财务顾问。王力行指出,大众点评在餐饮业站住了“低频次高客单价”的一片市场,美团没有碰这块,但其以团购为主的“高频低客单价”市场无人能及,美团新兴的电影票、酒店等业务,大众点评也没有碰。正是基于双方业务的差异化,公司层面的合并仍有基础。
最终,腾讯用资本打破了僵局。前述国有机构投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及后续融资的附加条件是: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等管理层于半年内退出新公司。双方合并后估值超过170亿美元,合并股权占比为美团6、大众点评4,以此计算美团的估值102亿美元,大众点评估值68亿美元。“公司股权6 :4,但大众点评管理层持股是按5 :5进行估值折算的,这样的股权分配给予了张涛团队退出较好的溢价。”该投资人透露,后来又有两家投资机构进入,与领投者腾讯共同分担了这部分溢价。
11月10日,张涛以出任合并后新美大公司董事长的方式退居幕后,王兴则出任CEO负责具体运营。当天王兴公布了新美大组织架构,大众点评创始团队基本退场,留下来的郑志昊本是腾讯派出,此前职位是腾讯公司副总裁兼大众点评网副总裁。
财新记者从接近新美大融资的消息人士处获知,新美大最新一轮融资预计超过30亿美元,估值达200亿美元,但美团老股东阿里巴巴已基本确定不再跟投。2011年,在“百团大战”战况最激烈的情况下,阿里在当时的团购网站第一位拉手网和美团之间,选择了价格更为便宜的美团。那一轮,美团完成6200万美元融资,阿里领投5000万美元。此后王兴带领美团从行业第三、第四打到龙头位置,却一直没有投靠阿里,对外称阿里是财务投资人。
上述了解新美大融资的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和王兴对新一轮融资中阿里的角色进行过讨论。之前投资美团以及现在负责新美大劲敌口碑网的都是蔡崇信,今年阿里集团和蚂蚁金服以60亿美元投资重整口碑平台,欲急速挺进O2O板块。据阿里内部人士透露,口碑网希望阿里彻底退出美团。
11月17日,口碑在北京召开商户大会直接挖角新美大商户,当天宣布海底捞、西贝莜面村和外婆家三大餐饮连锁企业将投资口碑。次日晚间,美团地推团队就接到KPI(关键绩效考核):每人每天让两家合作商户关闭支付宝线上的口碑门店。战争首先从餐饮行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广州地区拉开。又过了两天,美团App产品设计调整,支付的一级页面只留下了微信支付和银行支付,将支付宝折叠入了二级选项。一系列事件在官方的粉饰之下,矛盾却已公开化。
竞争之外,阿里还有资本武器。前述接近新美大融资的消息人士指出,双方矛盾如果进一步激化,阿里不但不会跟投,还可能以低于本轮新美大200亿美元估值的价格转售手中股份,这样的操作将对新美大融资造成阻碍:“新的投资人当然愿意从阿里手里以更低价格获得股份。”
和滴滴快的重支付场景培育不同,阿里和腾讯很难在需要打通线上下产业链的生活服务领域握手言和。不过,多位市场人士认为,即使阿里退出,以王兴的性格也很难彻底投靠腾讯。前述大众点评早期投资人告诉财新记者:“腾讯目前看来并没有要控制王兴的意图。”
腾讯“亚马逊生态”的远近亲疏
在操作层面,BAT想控制小巨头并不容易。58赶集合并,投资人腾讯亦是推手。有媒体报道称,腾讯为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退出支付了近4亿美元的溢价,腾讯已经成功和新公司结成联盟。
但仅仅半年之后,58赶集在分类信息之外的新兴业务纷纷独立融资:10月,58到家完成A轮3亿美元融资,投资人中阿里赫然在列;11月17日,招聘平台独立完成A轮1.2亿美元融资;11月25日,杨浩涌正式卸任合并公司联合CEO,投入新的二手车业务“瓜子”。58赶集CEO姚劲波公开表示,将发力支付和金融。看上去,58已摆开姿态不站队,在BAT的交叉博弈中维持独立。
腾讯在投资领域的风格一直是投资不控股,资本布局之外,通过微信和手Q两大流量口拉拢盟军。一位熟悉腾讯的投资人告诉财新记者,腾讯的投资心态做出过调整。三年前,腾讯负责资本市场和投资的刘炽平在年会时给投资人画了一个航空母舰舰队,腾讯主业在中间,周围是一圈新兴业务和公司。但投资人在2014年看到,腾讯开始清理自己的舰队,业务在公司间腾挪,代表性案例就是将电商打包给京东,战略入股并给到京东微信一级入口。
“目前腾讯的战略比较恰当的比喻是‘亚马逊森林’,我营造一个生态体系,大家都在我体系里长得好好的。从这个逻辑讲,不一定得把公司控制在手里。”上述投资人指出。
而在腾讯的亚马逊森林里,微信就是亚马逊河。曾经投资阿里巴巴、美丽说,也曾深度参与优酷土豆等合并的纪源资本,和BAT在投资上多有交集,其管理合伙人童士豪分析,只要微信能保持行业优势,腾讯不会改变战略:“腾讯必须支持更多更强更好的第三方服务,才能让微信、QQ平台更受欢迎,腾讯也知道,要保持平台本身的受吸引程度,强强联手第三方合作伙伴更划算。”
王力行分析了腾讯生态的逻辑:“腾讯拥有上游流量,线上能变现的就自己变现,比如游戏业务;而需要到线下变现的,比如O2O,就通过投资来完成。腾讯要推自己的支付,就需要大的场景来提供支撑。”实际上,腾讯看重滴滴的正是其支付场景,几十亿元补贴换来的最大收获就是微信支付的爆发。
滴滴快的一位中层管理人士向财新记者回忆,2013年腾讯领投滴滴B轮融资,随后滴滴做了一个推广计划上报腾讯:“按创业公司的习惯,我们怯怯地报了一个几百万的预算,还怕太花钱。结果方案被马化腾直接驳回,‘几百万做什么推广,你们需要一个能花掉几亿元的计划’。”
腾讯的魄力让从“北京西客站”起家的滴滴眼界大开。紧接着,震动全国的打车软件补贴大战开始。据财新记者统计,滴滴和阿里投资的快的,在合并前的补贴大战中一共烧掉24亿元。
童士豪认为,滴滴和快的之所以最终可以合并,正是因为腾讯和阿里明确了滴滴快的最大的作用就是支付:“腾讯把流量给滴滴,换得移动支付用户和交易量,阿里也增加支付宝的渗透率,滴滴在东南亚、印度、美国等地方建立盟友关系,腾讯、阿里未来可能借此扩展跨境支付业务。”
上述滴滴中层透露,目前滴滴快的来自微信的订单多于来自支付宝的订单。当然,支付宝的霸主地位一时还难以撼动。滴滴和快的合并后,Uber和神舟租车快速崛起,这些公司的客户大多使用支付宝。这位滴滴快的中层直言,因为地理位置、支付数据等信息大多掌握在支付宝、微信支付两家,Uber、神舟这些竞争对手的运营数据在滴滴快的面前“几乎就是透明的”。
滴滴快的还在微信社区阻击对手。微信曾先后三次封杀Uber。今年4月,微信关闭了Uber中国的所有公众号,禁止推广,禁止发优惠券;7月称是系统抖动造成误封Uber公众号;11月,微信再次封杀Uber,两家就Uber是否提交相关资质扯皮。
在腾讯的“亚马逊生态”里,各棵“大树”有远近亲疏之别,只有腾讯最需要的支付场景才能接入微信。近期,微信调整服务页面,将腾讯业务和第三方业务分开,挤入微信入口的第三方均是交易导向的公司:滴滴快的、同程旅游、美丽说、京东、微影时代(微票儿)和大众点评。除了滴滴,微影时代是另一株依靠腾讯长成的“小树”。
前微信商业化顾问高峡透露,微信深度参与了微影时代的产品设计。微信有对电影票服务和支付场景的需求。但业务要接入,团队必须满足微信负责人张小龙的三个要求:第一,用户买到的必须是电影票,而不是优惠券;第二,用户必须在手机端完成一次性购票,包括选座;第三,用户从买票到电影院看电影的过程中,不需要人所提供的服务。微影时代花了11个月的时间,把销售量从不到20万张提升到1700万张,最终获得了腾讯的投资。目前微影时代在线电影票业务已是行业第二,仅次于布局已久的美团猫眼。不但如此,微影还是微信朋友圈电影广告的独家代理商,是微信“智慧影院”项目主要的系统服务商。
能否对接微信,是腾讯投资项目能否获得更多线上输血的风向标。新美大合并之后,业界关注的是,微信会接美团吗?如果接,那微信内部又会出现两个电影票入口。为了克服大公司病,腾讯有两条腿走路、左右互搏的传统,比如微信和手Q,企鹅影业和腾讯影业。接下来,微影时代和美团猫眼,微众银行和财付通,都将不得不适应这样的互博生态。
博弈饿了么:阿里O2O拼转型
就在外界关注阿里在新美大并购融资中的走向时,阿里和互联网行业新秀、外卖领域的“独角兽”饿了么却越走越近。此前饿了么基本处于腾讯的投资生态圈。2014年2月,大众点评在获得腾讯投资后三个月,砸下8000万美元投资饿了么。此后腾讯持续跟进大众点评和饿了么的各轮融资,甚至盟友京东也在2015年1月投资饿了么。到2015年11月中旬,滴滴快的投资饿了么传言成真。
看上去,饿了么在腾讯生态圈里获得了多个战略投资人,今年8月又完成6.3亿美元“F轮系列”融资,囤积了资源继续和美团、百度拼补贴大战。但美大的合并,令饿了么外部局势骤变,新美大的外卖业务势必在新一轮融资中获得资本支持。另据财新记者了解,百度外卖也在推进新一轮融资准备参战。
F轮融资已然不易的饿了么面临的是生死考验。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在年轻一代互联网创始人中一直有不服输的形象。“不管怎么融资,公司管理层一定要控制公司发展的方向。独立发展是我们坚持的。”张旭豪对财新记者表示,“我认为成功的概念就是‘自己说了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然而,就在张旭豪如此表态不足一月之后,财新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阿里正在和饿了么洽谈投资入股。以阿里一贯投资就要控制权的作风,阿里希望能够成为饿了么除管理团队外的单一最大股东,但前提条件包括饿了么原有股东京东退出。
“如果需要京东退出,阿里需要给京东支付溢价,20%的溢价尚有操作可能,但若溢价太高,阿里方面也很难接受。”上述知情人士指出,“毕竟阿里和京东在主营业务上的竞争,已经造成彼此不可调和的矛盾。”此外,饿了么和京东到家也在竞争,饿了么欲通过高频外卖建立起的配送体系深入其他低频品类,比如鲜花和生鲜。今年5月,饿了么新一轮融资前,市场还曾传出京东欲收购饿了么补充其到家物流。
蚂蚁金服本地生活事业部总经理王丽娟告诉财新记者,团购网站的问题近年来已经凸显,用户都冲优惠而来,商家却无法留存。而O2O时代的商家已经认识到,线下本身就是流量口,何必高度依赖线上卡券补贴战来引流?
阿里投资饿了么仍有很大变数,但是阿里为何看上饿了么?事实上,阿里和蚂蚁金服将餐饮外卖平台淘点点并入口碑网之后,外卖业务在多方夹击之下未有突破,口碑对餐饮O2O的整体思路也发生了改变,不再专注外卖,而是以淘宝式平台模式让线下的餐饮上网开店。
携程去哪儿合并后,百度止损去哪儿,腾出的资金将进一步支持糯米在O2O市场继续烧钱圈地。腾讯则通过新美大亦占住了O2O领域的高地。这一格局演变已令阿里警觉。
童士豪指出,阿里2006年收购口碑网又在2010年关掉,基本考虑是用口碑打同城的大众点评已太晚。但现在智能手机迅速普及了移动互联网,O2O使用频率极高:“无论转化率高不高,如果没有布局,就会失去这块市场,所以今年阿里砸60亿要把新口碑做起来。在消费升级的年代,能否掌握交易的闭环是个生与死的大问题。所以,阿里现在非做O2O不可。”
阿里已经看到团购模式的不可持续,因而口碑网将转向通过交易数据帮助商家建立商户会员体系:“我们的目标商户既不是巨型的连锁餐饮,也不是夫妻店,而是店面较大,且有业务拓展需求的餐厅。”王丽娟说。而她所“心仪”的这类商家很多已经接入饿了么。
阿里全力整合闭环
上述接近阿里巴巴的知情人士指出,阿里一旦投资饿了么,必然寻求控制权,以防止投资美团却未能驾驭王兴的情况再次发生。
阿里素来对自身生态圈有强大的控制欲望和能力。王力行认为,腾讯和阿里在商业逻辑上不同,因而投资风格迥异。 腾讯拥有上游流量,而阿里强在变现能力,阿里需要通过并购来引入流量公司,用高的变现效率来帮助被投公司变现。
“从这个逻辑来说,阿里对上游是必须有一定控制力的。 UCweb、高德、优土,阿里都是先投资后全盘收购。”王力行指出。
2015年,阿里惟一新发起的大型并购是以283亿元入股苏宁,其并购目的更多的是联手阻击双方共同的老对手京东。通过换股,阿里获得了苏宁线下门店和物流能力,在家电、3C等品类上夹击京东;而自营电商多年不振的苏宁,则可获得阿里的线上流量。
阿里目前主营电商业务的增速已经放缓,京东则通过多年深耕物流,建立起了行业壁垒。多位市场人士指出,天猫今年北迁到北京,就是要和京东正面对垒,保卫在电商领域的市场地位。
2015年,阿里的投资主旋律是并购收尾和投后整合。前期投资的各个“壳”公司亟须和阿里业务整合,在电商之外开辟更多的垂直业务平台,以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比如 2014年收购的两家上市公司阿里健康(原中信二十一世纪)和阿里影业(原文化中国),今年都开始整合阿里集团的相关资产,进一步布局细分行业。
2014年3月,阿里集团63亿港元收购文化中国,交易在业内曾引发议论:原文化中国董事长董平等管理层全部退出,收购后的公司一度因为资产减计不实问题造成重大财务亏损,不得不停牌。市场认为阿里集团不过是收购了一个上市的“壳”公司。
整个2015年,阿里影业除了投资《碟中谍5》,在传统电影制作发行方面并无大动作。11月25日,原中影集团副总经理、现阿里影业总裁张强对外表示:“我来一年多时间,是洗脑的一年多。”他称,按照马云的设想,如果继续做传统电影就全无必要收购阿里影业:“马总投过华谊兄弟,他是最早的大股东之一。做阿里影业一定是做别的电影公司目前没有做的事情。”
阿里影业首先是从人员到资产全面洗牌,将淘宝电影票和娱乐宝两块涉及电影下游发行、营销和售票的资产装入上市公司。4月,阿里影业以超过挂牌价格4.6倍、8.3亿元的价格从乐视手中抢下粤科传媒,整个竞拍历经10个半小时,180次报价,为2015年最激烈的一次公司收购竞拍。这家净资产和收入都不到 5000万元、利润仅在1000万元左右的软件企业,何以被如此高溢价抢购?
粤科传媒拥有行业稀缺的牌照资源。在上世纪90年代的院线改革中,软件出票系统是信息化改造的重点。为保证在线出票体现真实票房收入,广电总局指定了6个出票系统:凤凰佳影、鼎新、火烈鸟、满天星、沃思达(VISTA)、辰星。多年竞争后,目前主流的出票软件只剩下凤凰佳影、满天星等两三家,而凤凰佳影就是粤科软件的系统。
张强透露,收购粤科传媒后,将基于中层票务系统,下层部署阿里云,上层叠加淘宝电影票,并通过影院场景部署周边电商业务。和阿里过去多年基于交易构建用户账户体系,描述用户画像一样,通过粤科传媒切入数据底层,阿里在电影院场景上完成了整个闭环。
阿里影业副总裁杨磊磊告诉财新记者,粤科传媒的业务重点正从过去的服务院线转变为基于院线的应用场景运营会员。“粤科传媒现在服务中国40%左右的院线,院线拥有大量的会员,产品形态是一个很标准的场景,但是不够互联网化。” 杨磊磊称,12月份粤科传媒将发布电影云系统2.0版,将对整个院线的运营生态有非常大的改变。
财新记者获悉,阿里影业还在和博纳影业密切接触,试图投资。博纳影业目前是国内惟一一家尚无互联网资本入股的民营影业集团,其董事长于冬曾在2014年一语惊人,称“以后影业公司都是给BAT打工”。于冬最终选择了阿里影业。国内传统影业公司华谊有阿里和腾讯投资,光线影业已经牵手360。
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影业投资博纳将可能取代公司老股东复星集团的位置,成为于冬管理层团队之后的第二大股东,“阿里影业目前正在和复星就最终交易谈判,投资事宜或将近期公布。”
阿里手中另一块资产视频网站优酷土豆,也开始了类似的整合之路。首先变动的也是人事。2014年4月,和BAT各家都在谈的优酷土豆创始人古永锵,最终选择了阿里,以12.2亿美元对价,向阿里集团和云峰基金出让优土18.5%股权。今年10月,阿里集团最终以45亿美元完成对优土的私有化。11月30日,阿里集团内部通报,优土联席总裁魏明兼任阿里数字娱乐部总经理,填补此前刘春宁被捕后的空缺。
魏明的任命,引发外界对优土创始人古永锵去留的猜想。但接近优酷土豆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古永锵可能去阿里集团事业部担任总经理,魏明作为古永锵亲信拿下视频和原来阿里数娱的在线阅读、游戏等内容资源,等于扩大了势力范围。
对于古永锵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将视频内容资源和阿里的变现能力结合。接近阿里高层的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阿里集团对视频业务的变现能力有所怀疑,这甚至影响到了对O2O业务的收购布局:“现在要收要投都得是看得见最后盈利的模式,视频过去争夺得很凶,觉得是关键业务,现在拿在手里仍然赔钱。投O2O要避免这样的事情,收个不赚钱的不如自己一步步做。”
2014年开始,优酷土豆尝试电商变现,通过植入广告直接对接淘宝的商品库,用户在线完成购买。优土选择的变现路径高度依赖阿里的电商资源,而同期竞争对手都在发力自制剧、海外版权等独家内容,希望吸引用户付费探索广告外的变现路径:“视频网站怎么赚钱各家都不清楚,优土对接阿里至少是流量变现最直接可见的方法。”前述接近阿里高层的人士称。
围绕牌照和数据为核心打造商业闭环,这一逻辑在阿里健康的布局上也很典型。阿里健康前身是中信二十一世纪,受国家药监局委托做药品监管码,可以全流程追踪药品流转,信息由中信二十一世纪公司汇总至药监局。
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宏民看来,药品电子监管码的商业价值很大,掌握这些数据应是阿里收购中信二十一世纪公司的重要目的。
目前,阿里健康正在搭建平台,和医院及药店合作深入线下,过程中必然通过投资并购打造标杆案例,以吸引更多线下机构,其逻辑和阿里收购银泰打造百货平台标杆案例类似。但阿里收购银泰一年,并未树立可资复制的百货业O2O模式,因为百货公司很难将会员体系这样的核心竞争力交于平台方。
下一站:决胜金融
和传统银行业前台存贷款、后台支付清算的商业逻辑恰恰相反,互联网公司切入金融业,往往是通过第三方支付清算通道,将交易场景绑定用户账户体系,由此衍生、创造提供各类金融服务的可能,简而言之,就是“支付-账户-金融服务”的路径。BAT越来越宏大的投资布局,最终将落地于对金融账户体系和数据信息的掌控,这部分才是未来竞争格局的门槛和核心。一向不涉足交易的百度,近年悟到金融布局之要义,开始奋起猛追。
在王力行看来,百度的优势就是流量和数据:“百度想要的大家也看得很清楚,比如用户账户体系,包括怎么构筑交易场景,如果这些构筑起来了,能够进一步把智库、金融、大数据构筑出来。”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现在业内已经很难将百度与阿里、腾讯放在一个梯队看待。“大局已定,百度来晚了。”一位投行人士表示,他近期接触过中信集团和百度在金融领域的全面战略合作事宜。另一位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高管直言,相比蚂蚁金服和腾讯金融,百度落后了至少一级,“虽然流量很多,但是转化率特别低,百度是没有账户体系的。”
百度首先在支付环节缺失地盘,其次布局金融牌照也步步落后。2012年5月,支付宝和财付通已获得基金销售支付结算牌照;2013年末,百度联手华夏基金推货币基金产品,因缺乏用户基础,百度只得以高补贴的收益率“买账户”,却被证监会点名批评“过度宣传”。彼时余额宝规模已超过6000亿元。直至2014年4月,百度才正式拿到基金牌照。
阿里几乎实现了金融全牌照,颇有“互联网金融控股集团”之势。在经历一系列的股权转让后,阿里金融的布局从支付宝延伸到蚂蚁金服,涵盖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小贷、网商银行和芝麻信用,入股基金、保险、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等,形成了以在线小微商户为客户基础的,一个相对成熟的金融生态环。
腾讯在尝到了微信红包的甜头后,将财付通和微信支付整合,再加之二维码应用得到大力推广,已形成了针对个人消费为主的金融服务体系。此外,腾讯也获得了微众银行和腾讯征信等金融业务牌照。“本来社交的金融场景是比较弱的,但是腾讯场景很广,流量巨大;微信借助红包实现了绑卡,通过社交红利抓住了账户。”一位金融机构高管对财新记者说。
这位金融机构高管分析称,财付通自从和微信支付结合之后才开始后发,并借用移动互联这一波行情,流量、口碑、客户黏性都达到同业最佳的状态,“微信打开的频率高过支付宝,再加上微信公众号、微店的运营,可以切入很多支付需求。” 不过,腾讯在金融领域风格谨慎,微信支付一再强调只做通道业务,不做沉淀资金;金融板块在集团内部的整合和地位都不如蚂蚁金服。从人事上看,财付通总经理赖智明在近期才被提拔为腾讯集团副总裁,侧面可见腾讯刚刚把金融提到重要的战略层面。
百度金融最早的亮点是“大数据炒股”。2014年,百度、中证指数公司、广发基金联合研发推出“百发100指数”,在10月20日发行当天创下26小时疯卖18亿份的神话。但这仅仅是单个产品,百度金融尚谈不上布局。
阿里从贸易自然催生出金融服务需求,动力最足;腾讯从社交切入金融服务,巧借微信扩大规模;百度的切入点在哪里?与现有金融机构合作,是百度的答案。
11月25日,百度宣布将与德国安联保险集团(下称安联)、高瓴资本共同组建一家合资互联网保险公司,暂定名为“百安保险”,其中安联持股不高于20%。至此,BAT已齐聚保险业。此前已有阿里、腾讯、平安共同成立的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2015年6月,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联合天弘基金等十家机构发起设立信美相互人寿,10月又宣布以增资扩股方式控股台湾国泰金控在沪全资子公司国泰产险;8月,腾讯联手中信集团子公司中信国安,在山东发起设立和泰人寿。
11月17日晚,百度和中信银行又联手发布设立直销银行,拟定名为“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事项尚须经监管机构核准后方可实施。据财新记者了解,中信与百度在集团层面上的合作意向已有一两年之久,但当时百度并未想清楚金融布局,相关业务至今才有突破式进展。“时间窗口错过了。”前述投行人士说。现在蚂蚁金服和腾讯也纷纷表示平台化和开放,合作并非百度一家之特色。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金融机构与百度愿意合作,毕竟百度有重要的流量优势,有很强大的数据应用,这具有极大价值。对银行来讲,至少比自己做的要好,或许能探索一条互联网金融的路径。”
但值得注意的是,百度的保险、银行牌照仍需申请,且银行牌照会比较有难度。“倒逼监管意图明显。”一位资深银行业观察者表示。百度拿到银行牌照的前提是,监管对于直销银行独立法人机构的试点有定论。多位接近监管人士告诉财新记者,现在监管对于直销银行还在启动研究阶段,对其模式、风险、监管经验都在摸索之中,子公司改革试点略有言早。
目前多家银行的直销银行设在电子银行部门之下,属于内部二级部门,分拆成独立子公司尚不成熟。早在今年5月,民生银行就向银监会提交过设立直销银行独立法人机构的申请,到现在也未有进展。
曾刚指出,银行的行政许可权比较严格,需要界定清楚直销银行的定义、业务范围及相关监管规定,包括对股东资质、股权比例的要求等。
此前,蚂蚁金服通过持股30%浙江网商银行、腾讯通过持股30%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已经拿到民营银行牌照。一位大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这两家网络银行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远程开户的政策放开,二是理顺与财付通、支付宝的业务关系。
由于远程开户短期内不会实现,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实质与直销银行一致。“百信银行”注册金暂定20亿元。据财新记者了解,中信银行拟出资51%,百度出资49%。平安证券分析认为,“百信银行”的股权结构及利益分享比民营银行更为清晰,亦彰显两者在未来利益和资源共享方面会具有强排他性,预计百度与中信的合作在数据共享方面会更加开放,中信银行可以获得的外部客户及数据资源空间较大。
“微众和网商银行的核心问题在于,它们没有银行大股东,这样完全由互联网公司主导的互联网银行,在金融行业的监管思路和框架下,业务发展困难重重。”国金证券研报指出,中信银行作为大股东,可能会更有效的保障银行业务的顺利发展。
目前,银行系直销银行多为渠道的线上化,谈不上运营、管理模式的改变;且与银行内部零售部门有明显博弈,略显“鸡肋”。“百度需要想清楚,通过直销银行做什么,仅是代销理财的话,对百度有什么意义呢?”前述观察者说。
再堵新风口:垄断之虞
“整个阿里的金融服务框架仍是最完整的,从牌照到业态,战略卡位精准,场景流量优势具备,客群、产品方案的完整性都相对清楚,把握了未来的战略布局制高点。”前述大型金融机构高管说。
“但是大到这种体量,就应该提公平。”这位金融机构高管指出,“需要质疑的是,蚂蚁金服布局带公共产品性质的服务如何避免垄断?金融基础设施的垄断会危及合理的竞争秩序,不能阻止你获得市场垄断地位,但要阻止你通过垄断扰乱市场,如果商业行为背后混杂公共行为,那么监管应该看清楚,这些行为是否有足够的公允性?”
上海交大陈宏民教授曾在一次和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的沟通中,提及阿里健康可能存在潜在的数据垄断问题。
他认为,阿里健康作为一家互联网医疗机构却独家掌握全国药品流转信息,而且这些信息是政府监管当局强制要求企业提供的,这会造成市场的不公平竞争。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解决:一是阿里不可以接触这些数据;二是如果信息对市场发展有利,那就应该公开,让所有药厂和医疗都能使用。总之不能只让少数企业掌握。”陈宏民回忆称,当时反垄断局领导对此非常重视,表示要向药监局进一步问询。
陈宏民的担忧在行业颇多共鸣者。国内一家大数据分析公司高层告诉财新记者,BAT通过支付切入交易,在其掌握的用户信息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了关键的交易数据,现在又深入金融业,甚至正在大举进入征信行业,“阿里、腾讯做金融和征信,等于裁判员和运动员都是同一个人。”
BAT越来越大,今年诞生的“四小巨头”都离不开对三大生态圈的站队,那些“小树小草”,更不知是否还有独立生存的空间。随着大型并购愈演愈烈,BAT的垄断话题也越来越热。
“说实话,我觉得BAT三家说不想垄断一定是假的,要是看到一家企业能起来,一定会去堵,投资就是堵的方式。”前述百度战略部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在他看来,目前寡头竞争格局之下,能从BAT缝隙中杀出来的企业,要么悄悄赚钱未被发现,要么就是拥有BAT都无法快速复制的行业积累,但这样的公司现在已经很少了。
雷军的小米正是在BAT缝隙中杀出的“小巨头”。在BAT拼杀消费互联网的时候,雷军从利润微薄的硬件入手,投资公司顺为资本和手机制造公司小米“两条腿走路”,小米做业务,顺为布生态,形成了BAT之外一个新的互联网势力。已经有过多次创业成功经验的雷军,给出的下一个“新风口”是企业级和农村市场。他在近期的财新峰会期间透露,顺为资本早在两年前已经开始投资布局这两大市场。
企业级市场已经给了雷军可观的回报。11月13日,一家名为和创科技云SaaS和移动服务公司挂牌新三板,其早期投资人中就有雷军。接近和创公司高层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顺为在公司有2%股份,公司估值现在超过30亿元,雷军投资回报约7000多万元,赚了160多倍。”
和创科技也未能离开BAT视线,上述接近公司高层人士透露,和创科技已经和阿里企业移动办公产品钉钉合作,成为钉钉的第三方服务商。
各路资本押注企业级有着简单的逻辑:这是一块尚无“剧透”、有待开发的市场。复星昆仲董事总经理王钧告诉财新记者:“美国消费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的比例是55:45,而中国目前大体是90:10。国内目前最大的企业级公司是用友,市值六七十亿美元,美国最大的企业服务公司是IBM、甲骨文(Oracle)、SAP,而这些都是上千亿美元的公司。”
BAT自然不会放过这块市场。在中国“互联网+”的政策利好下,BAT作为互联网的代名词,开始以企业互联网化改造深入垂直行业。腾讯、阿里纷纷发力云服务,近期更是从云打到端,在企业移动端服务上展开竞争。
2014年9月,微信推出了酝酿近一年的企业号。和公众号不同,企业号只面向企业开放权限的用户,微信只开放端口,企业号的具体用途是员工移动办公,供应链及渠道管理全靠企业及第三方应用开发商提供。
微信开放平台业务部副总经理孙剑晖称,截至2015年11月底,企业号账户数达60万,用户数量突破1000万,日发消息达1200万,日活跃用户达200万。
而阿里方面,社交平台“来往”失败后,项目团队转而盯上企业级移动办公领域推出移动办公App钉钉。钉钉已经独立为事业部,9月份砸重金5亿元做品牌宣传。
公开数据显示,阿里钉钉目前的企业级用户已达85万,有300多家开发者注册,入驻企业合作伙伴50多家,近期还与Uber达成合作。“阿里方面对钉钉非常重视,马云夫人(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张瑛)亲自过问。”前述接近和创公司高层人士透露。
在微信和钉钉布局的行业,并非没有竞争对手,包括纷享销客在内的多家公司已经和资本结成联盟希望杀出生路,市场人士也认为企业级市场很难形成单一垄断,但亦可能形成多寡头格局。在中国,新兴企业担心的是——从消费端杀到企业级的BAT,会以生态为锁链所向披靡。
一位资深市场人士认为,BAT毕竟是依靠非行政力量形成的寡头型垄断,而中国还有那么多行政保护伞之下的垄断型央企国企,“如果仅向BAT下手,不公平也不宜过猛”。
陈宏民认为,针对BAT在各行业渗透需要关注的两个向度:第一,对“互联网+”行业的市场集中要相对宽容些,因为对那些平台企业来说,只有规模大才能给社会和消费者带来价值;第二,要防止互联网巨头利用规模优势开展不公平竞争,比如与用户签署排他性协议、依托平台实行捆绑销售,甚至把规模优势往相关产业延伸等。总之,监管的重点不是其形成“市场支配地位”,而是其“滥用”自己的市场支配地位。
“欧盟以及印度、巴西等国对谷歌在搜索引擎、安卓系统等使用上的反垄断调查,主要不是调查它的市场份额是否过大,而是重点关注它是否利用平台歧视其他用户,降低搜索质量,损害消费者利益。还有,传统的市场支配地位溢出大多是上下游之间的;现在行业之间的相关性更为复杂,垄断力量可以跨行业输出,这是需要警惕的点。”陈宏民指出。
尽请关注小马工具箱,集成最新绿色功能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