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今年三大 VR 头显除索尼外,其它两家已经陆续发货,很多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 VR 内容、生态和应用上来。然而作为第一版消费者级产品,三大厂商的头显都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就是屏幕分辨率。目前国外主流 VR 头显做到了 2K 的分辨率,但仔细看还是能明显看出颗粒感的,不少厂商也在想各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次 4K VR 头显由国内厂商开了先河。
小派科技今天下午正式发布了他们的 4K PC VR 头显,使用单块定制屏,分辨率达到 4K,机内配备双陀螺仪,延迟 18ms,镜片口径 53mm,FOV110 度,重量 220g,配备 3D 耳机,0-500 度裸眼佩戴可以自适应,戴着眼镜也可以直接看,菲涅尔透镜后增加了有源镜片可以自动调光并防蓝光。4月14日 开启众筹,众筹价 1699 元。
由于目前 VR 头显分辨率各式各样,小派创始人兼 CEO 翁志彬具体解释了这块 4K 的概念。
- 首先,1K 的定义是 1980*1080,2K 是 2560*1440,4K 是 3840*2160。目前主流高端手机屏是一整块 2K 屏,分辨率 2560*1440。
- 其次,目前 VR 头盔的的屏幕有两种形态: 一种是使用一整块 5-6 寸的大屏幕,另外一种是使用两块 3 寸左右小屏幕。Oculus DK2 使用一整块 5.7 寸 1K 屏, Oculus CV1 和 HTC vive 使用的是两块小屏幕,一只眼睛看一个。Oculus 单眼分辨率是 1280*1200,HTC 也是 1280*1200,Sony PS VR 单眼分辨率只有 960*1080。
- 最后,小派直接使用了一整块 3840*2160 分辨率 4K 屏,分到左右眼相当于 1920*2160 单眼分辨率,“PPI 达到了 800 多,比所有其它 VR 头显都高。而且目前只有我们一家能搞定这个屏幕。”
关于<20ms 的延时,他也给出了具体的得来:VR 显示过程中的延时主要有几部分构成:
- 传感器响应时间,这块一般是 1-2ms;
- CPU 图形计算时间,一般 3-7ms;
- 图形传输给显示系统时间。按 60HZ 显示刷新率算,信号源传给显示屏平均两帧间间隔 16.7ms。
- 显示屏本身响应时间。对于 5-6 寸的屏幕,目前 95%手机使用的是 LCD 材质的屏幕,屏幕自身因为余晖效应,延时达到 25-35ms,而三星使用的 AMOLED 屏,不存在余晖效应,响应时间只有 2ms。
可以看出,如果使用普通 LCD 材质,无论如何也难以实现 20ms 以内的延时,然而 AMOLED 技术掌握在三星手机,其它厂商拿货很难。翁志彬表示,小派与一家屏幕供应商签署了独家合作,小派帮助他们改进了工艺,把屏幕延时控制到了 2.3ms。而在图形传输给显示系统时间方面,通过左右眼画面交替刷新的方式,把 16ms 降到 8ms 左右,如此大概算下来,1+7+8+2=18ms,控制在了 20ms 以内。
分辨率达到 4K 后,就要面临 PC 的运算性能问题。目前三大头显分辨率尚且没超过 2K,推荐显卡普遍达到了 GTX 970 的水平,如果分辨率再提升一倍,对显卡性能要求就又大幅提升,N 卡旗舰 GTX 980 Ti 都压力山大。这方面,翁志彬表示小派也有所考虑。
- 首先,刷新率方面,虽然大家都说刷新 90HZ 勉强及格,但提高刷新率对 PC 性能的要求显著提高,但对延时节省时间方面贡献并不算很突出。小派基于左右眼画面交替刷新的方式,在 60HZ 的刷新率下,也能保证小于 20ms 的延时。
- 其次,输出画面分辨率方面,小派在驱动层支持把最低 1K 转换成 4K 的技术,PC 可以依旧以 1K、2K 运算输出画面,通过前段视频处理模块转成 4K 的画面在屏幕中显示,不需要 PC 运算输出 4K 图像。当然 PC 性能好的用户,也支持他们用 PC 直接输出 4K 的画面。
既然是 VR 头显,不可避免还要解决生态问题。三大厂和国内厂商,如 3Glasses 和大朋等都已经走在了前面,小派才刚刚出现,内容缺乏可能是小派要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小派也同步发布了小派玩家 Play 内容系统,自带了 100 多款免费游戏和 300 多 VR 视频。可以兼容 Steam 上的 VR 游戏,也正准备兼容 Oculus 商店的 VR 游戏。
目前这些内容显然是不够的。翁志彬表示,后期小派也会和国内外内容平台商合作,逐步建自己的生态。发布会上小派也公布了支付计划、开发者论坛和 SDK,将于 6月 上线。他也表示,目前其它 PC VR 头显厂商销量都还不大,还形不成生态的护城河,小派 5月 份就会量产发货,差距并不明显。
36 氪在发布会现场体验了小派的 4K 头显。4K 的显示屏下画面确实比之前看到的 VR 头显要细腻,仔细看也还是能看出纹理。移动画面时拖影不明显,18ms 的延时应该也是做到了。整个头显感觉也比之前的 VR 头显轻一点。画面边缘没看到明显畸变,视场角也不小,但总体沉浸感稍逊 HTC Vive。1699 这个价位的小派包含 3D 耳机,但不包含摄像头和定位系统、手柄等控制器。
据翁志彬介绍,团队此前曾从事医疗行业 VR 头盔的定制,医疗行业要求的指标高于目前的三大厂产品,因此团队积累了相关的技术经验。小派创团队目前有 50 多人,目前还在扩展中。
敬请持续关注小马资讯进行IT界行情分析!
